今日热闻!关于可持续发展,“中国样本”可以贡献什么?

如果要给十一月贴上一张标签,可持续发展一定是一大重要主题。

11月5日至13日举行的2022COP14(《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不必多说,这场大会吸引了142个缔约方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在红树林和湿地保护等领域成果丰硕;在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损失与损害”“气候融资”“碳市场”等话题也引发了高度关注;即将于12月5日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则一如既往将重点放置在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场国际性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毋庸置疑,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相关工作的推进却有诸多难点,缺人、缺钱、缺专业机构、不可持续,成为普遍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些困境,中国可以做些什么?如何真正激发有关主体的内生动力?在一些金融机构和本土公益环保组织身上,“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力量得以彰显。

做绿色发展贡献者和受益者,推动气候保护成果共享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方都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和立场不会后退、更不会改变。”此前举行的COP27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的承诺掷地有声。

他表示,中方一直以持续的务实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即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的承诺。此外,中国还将动员地方政府、私营部门和社会各界,在未来十年种植700亿棵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今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30周年,《巴黎协定》已步入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段,中国的“种树”承诺更凸显出别样的担当。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行动。今年初,恒生银行(中国)发布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计划与SEE基金会等机构合作,三年内在福建省修复和种植红树植物(秋茄)100亩,同时在四川省平武县开展森林保护修复项目,在约500亩的土地上人工种植冷杉、槭树等苗木。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罗源县的红树林项目,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良好的生态治理还带来了更多“甜头”——随着生态日益变好,越来越多珍稀卷羽鹈鹕在罗源湾越冬,各类珍稀鸟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这也是我们在项目进行中的一个意外收获和发现。”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说,当前,新兴中产阶级和都市居民对于这种生态旅游的需求可谓空前,他们也非常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价格。如何能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气候保护和产业发展之间得到最大化平衡,让保护者既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是恒生中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借力社会力量,红树林修复赋能生态系统保护新篇章

​ 中国是首个在国际社会提出国家层面碳中和目标的发展中国家,2060年碳中和承诺的达成不仅需要开展有效的碳减排和碳达峰工作,更需要积极拓展增汇方式与手段。作为固碳储碳的重要手段之一,红树林有着重要价值。

COP14日内瓦分会场上的数据显示,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已由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中国何以取得这一成果?恒生中国在福建罗源的红树林修复项目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观察样本。据悉,在与SEE基金会及厦门大学的合作下,如今,在罗源县松山镇巽屿村和碧里乡碧里村,大片的秋茄正稳定有序地生长。

同时,根据测算,罗源县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改造项目预期在40年内的固碳量约为2800吨。

​ “生物多样性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既有公共属性也有私人属性,因此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协作,进行前期投入和成果共享。”王丹说,过去互花米草疯长、侵蚀红树林生长空间成为当地林业局最大的“心病”,治理成本对于地方财政来说,压力过大,如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整个项目的活力。

​ 王丹补充说,红树林修复是一个处于“进行时”的系统工程,技术细节待制定、退塘还林标准尚处空白状态、项目科学性和实用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验证,对此,专业公益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组合能够作出积极贡献。

从小农出发,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新范本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保持生态系统韧性。

为何要强调韧性?如果梳理过去的生态环保项目,会发现,很多机构在进行生态环保项目时往往是阶段性的。项目结束,保护成果很快也随之瓦解,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自恢复、自调节能力没有被激发出来。

在COP27“亚洲女性的气候行动与解决方案”主题展览中,恒生中国的绿色公益项目“种•未来”系列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2018年,土生土长的云南墨江癸能村人李元美有感于当地一款传统老品种紫米无法得到保护,而这个项目也正好进入了恒生中国的视野。2021年6月,恒生中国联合广东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等多方力量,启动“种·未来——云南墨江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并在癸能村建立了云南墨江高山紫米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基地。李元美成为了墨江豪尼传统紫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紫米传承的重要问题,如病虫害问题等,都得到了解决,包括李元美在内的当地村民种植紫米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也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

农民种子网络西南办公室主任宋鑫表示,“在过去20年的工作中,受到种子商业化、还有市场垄断化的影响,农民种子系统不断的萎缩和边缘化,与之相伴的就是相关的一些传统的知识、耕种技术、膳食习惯、农耕文化等也一并消失了。种子有着经济、社会、生态的三重属性, ‘播厥百谷,藏种于民’,有很大的公共属性和价值。”

“种子是农业的根基,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它应该不只留在基因库中,还应该被进一步活化利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被传承下去。”在王丹看来,老品种紫米还承载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社区和当地村民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延续。

“中国有5.5亿多的农民,其中2亿多是家庭农场,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也做出突出贡献。”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高级研究员、农民种子网络发起人宋一青表示,墨江紫米的案例之所以引发关注,原因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是一个僵化、孤立的事物,相反,它既是自然的,也是经济的和社会的,当这些种子真正地被农民所耕种、食用和销售的时候,它才是真正“活”下来了。

据悉,在即将举行的COP15会议上,恒生中国的案例也已入选将做分享展示。宋一青补充说,生物多样性保护事关全人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等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恒生中国在癸能村探索建立社区种子银行的行为,将前沿科技与传统边陲地区的本土生态文化衔接起来,带来的不只是紫米这一单一品种的延续,更是一种工作手法的创新,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