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走出结构分化行情7月“开门红”后又将如何演绎
A股2023年上半年收官,整个上半年,上证指数涨3.65%,深证成指涨0.01%,创业板指跌5.61%。回顾上半年,A股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年初,沪指一度站上3400点。不过进入二季度,在存量资金博弈下,市场走势出现分化,5月份指数回调明显,6月份有所企稳,截至6月30日收盘,沪指已回升至3200点上方。
(相关资料图)
展望下半年,A股围绕3200点的振荡调整何时能结束?行情又将如何演绎?
上半年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6月30日是A股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季线、月线、周线的收官日。当天,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红。从整个上半年表现来看,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3.65%,深证成指微涨0.10%,创业板指下跌5.61%;从其他主要指数看,北证50下跌5.31%,科创50上涨4.71%,沪深300下跌0.75%。
A股市场上半年整体交投活跃。Wind数据显示,从成交金额看,上半年A股市场总成交111.2万亿元,同比下降2.63%。不过,二季度以来,市场交投明显回暖,两市总成交额为59.4万亿元,较今年一季度环比上升14.67%。
从北向资金看,上半年,北向资金持续涌入A股,累计净流入达1833.3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买入947.6亿元,深股通合计净买入885.7亿元。
今年以来,A股市场板块表现持续分化,整体来看,上半年价值风格明显好于成长。一方面,人工智能板块呈现全面开花的趋势,“中特估”行情持续升温;另一方面,传统白马股普遍下跌。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截至6月30日,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共有14个上半年收涨,占比约为半数。其中,通信、传媒、计算机行业指数涨幅位居前三,分别为50.66%、42.75%、27.57%。此外,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和电子行业指数上半年同样涨逾10%。商贸零售、房地产、美容护理等行业指数跌幅居前,今年以来均跌逾10%。表现最好的通信与表现最差的商贸零售,在上半年的相对收益相差了74.1个百分点,尽显行业间的分化。
A股下半年“开门红”
A股下半年的行情以“开门红”开启。7月3日,沪深两市的三大指数全体收涨,上证指数上涨1.31%,收报3243.98点;深证成指上涨0.59%,收报11091.56点;创业板指上涨0.60%,收报2228.21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245.85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在经历了前期由于业绩、预期以及外部压力带来的阶段性调整之后,市场或将逐步企稳。当前市场指数与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当前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未来下行空间有限。
随着券商中期策略会的持续召开,多家券商对下半年A股趋势都有了自己的预期。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总经理、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宏观经济方面,复苏仍是中国经济中长期的趋势,预计A股的振荡格局可能将延续并逐步筑底,市场已较充分计价经济基本面的复苏压力。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判断,三季度A股或将继续呈现2月以来的结构性行情,但更重视性价比。从逻辑上看,可关注数字经济行情向先进制造业的扩散。
渤海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的《A股市场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认为,从业绩端来看,基本面预期面临改善过程。在流动性方面,尽管海外流动性环境还未根本性扭转,但国内流动性配合逆周期的调节,A股有望在估值的低位迎来流动性改善。整体来看,业绩和估值两端的助力为A股带来一定的回升预期。
关注海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
有公募基金预计,在复苏大方向不变的今年,处于企业盈利上行期的A股,目前的确处在一个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反弹可期的位置。
从宏观经济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2%和52.3%,比上月下降1.3个和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5月份,随着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
从业绩面看,A股上市公司盈利逐步修复。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已有88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公司29家,扭亏公司6家,略增公司29家,合计业绩预喜的公司数量达64家。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还要密切关注海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国内方面主要还是政策落地和见效节奏的不确定性,随着预期兑现以及季报期的临近,政策效果验证和季末机构调仓可能会使市场波动进一步放大。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多,加息周期的持续性可能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同时,美国银行业风波仍未完全消除,后续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地缘政治风险犹存。
张忆东表示,四季度需要观察是不是有宏观超预期的变化,从而引发行情较大的变化。首先需要观察的是,美联储加息会不会超预期,从而引发美股行情出现大幅调整,进而对中国股市造成冲击。其次,观察中国经济四季度复苏进程,若超预期恢复,外资或将在岁末年初再配置中国股市,A股市场将形成阶段性增量资金驱动的格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