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心智的表征,是思想的敞露。

哲学大师培根有言:语言的混乱反映出思维的混乱,语言的贫乏反映出思维的贫乏,语言的无趣反映出思维的无趣。

古代的“智”字曾写为上“知”下“心”的组合,也就是包括矢、口、心三部分。“矢”是有的放矢的矢,也就是弓箭射出的箭,其含义是:心里想到的东西,嘴里马上就能表达出来,而且要像离弦之箭一样快,又像百步穿杨一样准。


(相关资料图)

因此,训练语言就是训练思维,语言的背后是一个人知识与修养、智商与情商、性格与能力的综合呈现。

正因如此,我们才强调,思想支撑着内容,思维支撑着话语。语言就是思维,这句话可以揭开所有语言训练、口才训练的谜底。欲求语言训练的成效,就要先练思维。

一些最基础的思维训练,可以立竿见影地助益语言表达的质量,因为将思维推导过程转化为话语,也就基本等于一段简明充实、有理有据的表达,就能把话说好。有几种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且重要。

溯因思维。凡事追问原因、追溯源头、层层推导。只有在对话中时时思考他人的话语传达出了哪些信息?信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表层意义和深层含义是什么?才能使自己保持清醒和理性,才能将对话置于同一个背景与频道下,更好地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看清现象背后的本质,有针对性地把话说到点上。

同理思维。同理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下理性交流。同理的基础在于尊重常识。由于世事本无必然绝对,所以,若无常识为基础,一切问题的讨论都会陷入各执一词、无效抬杠、无稽诡辩。同时,要“真”字至上。真理真理,真在理前;求真务实,真在实前;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在道理前。先要尊重真相和厘清事实,道理才能讲得下去,才能讲得通透。现实社会诸多冲突混乱,往往都是在起点上没有摆事实,或者摆出的并不是真的事实。而当我们尊重常识、尊重人之常情和事之常理时,事实与真相就会呼之欲出,也会构建出一个包容理解的平台,有助于求同存异、实现双赢。

怀疑思维。身处数据讯息空前爆炸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被各种信息轻易地转移注意、引导价值、影响判断、塑造观念。社会与网络上的信息碎片,无时无刻不需要我们辩伪证伪、求真求实,不能人云亦云、盲信盲从,而要尊重理智与常识,独立思考,主动质疑、批判、推理。怀疑思维的训练有一个极简原则:遇到任何信息,第一步就是先怀疑,实行“有罪断定”,即先认为它是假的,是某些人在某一时间地点、出于某些立场、为实现某种利益而说出的有待查证的话。第二步则是问自己三句话——这合乎情理吗?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地出现这样的信息?为什么会让我接触到这样的信息?依此进行训练,直至转化为下意识思维行动。

归纳与演绎思维。这是两种最基础的思维方式,也是两种最简洁有效的语言组织方式。归纳是指从若干具体的特殊现象与案例,总结归纳出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演绎则是指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推导转化出具体的特殊的现象与案例。这两大类逻辑推理背后的各种复杂条件及推演形式暂且不论,笔者只想从最广义的宽泛角度看待这两种模式。在日常交际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归纳与演绎的方式来组织话语,让沟通更加准确与高效。譬如在阐述观点时,可以先有层次地列出若干相关联的事实,它们如同车轮辐条,共同指向结论,这就是归纳的方法。而在阐述观点时,先从一些普遍规律、现象或者大家认同的情况切入,然后迁移转化到自己要说的内容,这就是演绎的方法。这样的叙述方式,不仅逻辑清晰,有理有力有节,也有助于我们在说话时梳理思维,保持稳健的节奏。

对于这些重要的思维模式,需要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也要在自我表达及与人对话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长此以往,必有收获。

说话的根基,也正是要理清自己的思维,理清别人的心理;而思维与心理,正是兵法的核心。《鬼谷子》说的“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也是把语言当作谋略看。

兵法总则在于六个字: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合”,指的是排兵布阵时要遵循一些普遍共识的基本原则,才能对位应战;“以奇胜”,指随机应变,把握机会变招制胜。

说话也是人与人相交的兵法,与人交流时,先要“以正合”,遵循大原则,做出基本妥善回应,再在细节环节上去出奇出巧。

说话的“以正合”,在于三点。

其一,说话的根基是共情。这是一种基于同理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能力。共情的内容包括对方喜怒哀乐的情绪心理、对方的处境和心态等,进而对他人的言行处事给予充分理解。有此基础,也便可以认知和预判他人的兴趣点、关注点、利害点,从而助力实现更加高效和谐的沟通。

在中国古典文化概念中,与共情形成对应的是“恻隐之心”。看到别人的苦难我们会悲伤难过甚至感同身受,这不仅是物伤其类,而且是一种原始本能。而在本能背后,就是共情力与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能力。不要小看“恻隐之心”这四个字,在孟子看来,它是“仁之端也”,是人性之中最基本的善的可能。可以说,恻隐之心就是仁。孟子认为这种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这就是共同人性。有共同人性,才会有共同价值,这便是最基本的三观。

再拆开来细说,这种共情力的实现又需要三个元素:一是换位,也就是设身处地,把事情中的人物代入为自己或是与自己至亲至爱之人。二是迁移,需要自行设置情境、想象细节、转化比拟,尽可能让自己对某种情状达至感同身受。最关键的第三点,是主动欲,正如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没有主动想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欲望,一切共情也就都无从发生。

其二,说话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他人,关注与考量他人的切身利益与人格尊严,才能平等相待,也才有“共情”的可能。这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公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指明,人在意识到自己被尊重和认可、被关注和重视时,会大大激发自我能量,这种正向效应也会从其自身投射于对他表示尊重认可的对话者身上,对对话者产生信任与好感。

其三,说话的原则是弹性。语言表达要留有转圜的余地、进退的空间,尽量不要说满、说顶、说僵。所谓“说话要软,做事要硬”,指的是说话不妨柔和谦退、润物无声;但做事硬气,有本领有原则有底线。

说话要软,具体还应包含三点,那就是在大多数的工作及生活情境下,措辞要柔和,推进要婉转,出口留余地。话出口之前要三思,多换位思考一下对方的感受,勿逞口舌之利口舌之快。任何感情都需要维护和经营,而维护经营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再好的亲友,说话也要注意分寸。须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每一段关系的损害往往都是由于说话的语气措辞引起的。因此,控制情绪,注意措辞,使用迂回的表达,可以有效避免误会发生,维系感情。

以上原则反过来也同样成立,也就是说,当你的交流对象,不再与你发生共情、不再尊重你、不再保持基本的委婉时,再按照常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也就失去了意义,调整策略势在必行。从对话时对方“以正合”呈现出的程度,可以反映出对方的综合素养,也可以反映出对方的沟通意愿以及对此次交流及对话者的心理定位,而这些内容能够对我们的社交生活以及处事察人,形成一种重要辅助,帮助我们分析判断,主动调整,化危为机或及时止损。

关键词: 换位思考 恻隐之心 设身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