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人生之路》:路在何方?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曾经,路遥的小说《人生》扉页上引用的这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


(资料图)

在小说《人生》的结尾,离开农村来到县城、渴望施展抱负的陕北青年高加林,在人生选择与命运沉浮中,最后失去了城市中的理想工作与珍贵的爱情,落魄返乡。小说令人震撼又五味杂陈。然而,路遥在最后一章的标题下备注了“并非结局”,为故事留下了想象空间。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人生之路》,部分取材于小说《人生》,对高加林的故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和续写,引发了多种议论的声音。该剧不仅新增了高双星等新的人物角色,还将故事置入新的时空背景,将更多镜头从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转向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上海。有观众认为故事与人物刻画生动,也有观众觉得剧情有些“悬浮”。

笔者认为,小说《人生》呈现了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的严峻、命运的无常,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背景下年轻人的困境与追求,扎根现实的表达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与思考;而时隔四十年的电视剧《人生之路》着重刻画的,是年轻人如何去承担自己的选择、如何去应对起伏的命运与把握人生的机遇,展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的群像。其实,高加林等主角人物的精神内核没有改变,而叙事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

《人生之路》中,一心渴望飞去大城市的高家村青年高加林,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也几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起初,他因村书记高明楼的暗箱操作而大学梦碎,从意气风发变得颓废自卑,直到他被推荐去村里的小学当民办教师,开始全力以赴地投入教育事业,同时不断观察生活、勤于写作。当不幸再度降临,高加林意外失去了民办教师的资格,他苦闷、迷茫,空有梦想却无能为力,只在刘巧珍诚挚的爱情中获得暂时的治愈。剧情再次转折,高加林意外获得去县政府做通讯员的工作机会,便迫不及待地踏上进城生活的路,他在宣传工作中发挥才能、做出了扎实的业绩。为了更理想的未来,他痛下决心、与巧珍分手,选择与有更多共同语言的上海姑娘黄亚萍成为恋人。然而,不久,高加林就被举报“走后门”参加工作而受到处分,失去了城市户口与工作职务,也被迫与黄亚萍分手,在回乡路上看到巧珍嫁人。

高加林几乎失去了一切。但这一次,他在聆听前辈景若虹老师的忠告后,坦然面对自己选择的结果,正视现实,将浮躁的心收起,脚踏实地生活、埋头于热爱的文学创作,后来在机缘与实力下考入上海的报社,成为记者,帮助许多困难的人发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高加林更是大胆转型,借着互联网的新力量,尝试创办文学网站,让更多人有实现文学梦想的机会。这样的续写,是立足新时代语境的一种表达。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在生活的起落中,高加林通过个人不懈的奋进与积累,站在时代的风口下,勇敢抓住一次次的机遇,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剧中人物高双星,作为高加林的“镜像人物”,与之形成对照,他的出现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展现了时代环境下的另一种人生道路。

高双星在父亲高明楼的安排下,顶替了高加林的高考录取名额去上海读大学。一念之差下,选择这一条看似更有前途的“好路”,却让他之后十几年内心备受煎熬,甚至不敢回家乡。为了弥补选择的代价,他不停地做出各种尝试。刚进入大学时以“高加林”的名字面对众人时,双星自卑而不安,选择课余去工地打工,感受真实的自己;他埋头学术研究、为被欠薪的农民工声援,直到以“双星”的名字闻名校园、用真实姓名办了身份证后,才提起了精神。名字是他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这条路上,他试图以奋斗来体认自我价值:留校当大学老师、考研究生,组建家庭,立足上海,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然而,再多外在的认可,也始终难逃“偷来的人生”造成的内疚与恐慌,尤其是在他与高加林的相遇后。在良心的折磨下,高双星选择了坦白真相、前去自首,丢掉了所有的“光环”,面对真实的自己。该剧结尾,双星离开上海、回归故土,做了一名乡村教师,终于获得了心灵的救赎。

“文学创作不能只沉浸在自己脚下的世界,要去了解别人、了解时代的大众,通过文学去发现美、发现力量、发现别人是怎么面对灾难的,去发现别人的生命状态,为生命鼓与呼……”剧中人物景若虹是这样理解创作的,而该剧的叙事恰好折射出相似的理念。

该剧借高加林、刘巧珍、陈方明等人物的眼睛,将一幅改革开放时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图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小饭馆中端着热气腾腾的生煎包的服务员,在洋房中努力工作的保姆,在夜大认真读书进修的青年们,利用新技术创业的媒体人……剧中,一个个踏浪而行的身影,电脑、互联网、中央厨房等事物,反映出时代发展的轨迹。

剧中最耀眼的人物非刘巧珍莫属。这位高家村里“金子般的姑娘”,善良、勤劳、头脑灵活而有原则,她身上最动人的就是坚韧的生命力。巧珍大胆地表达和追求爱情,在感情幻灭后理性地认识现实,与更适合自己的马栓结婚,努力经营家庭生活。在女儿生病、丈夫去世等打击中,她更是勇敢面对、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从摆地摊到小面馆,从承包食堂到创业做中央厨房,凭借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巧珍把握住机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人生之路》还将镜头聚焦于黄亚萍、巧玲等人物群像,折射出当下时代环境中的一些价值观。如黄亚萍为了实现舞蹈梦想和照顾父亲,选择放弃与恋人相伴的生活,远赴海外,这样的选择也得到了高加林的支持,有遗憾,却无悔。巧玲面对婚姻的困境,从依附他人的传统道路中觉醒,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路。

该剧存在某些剧情叙事稍显潦草、部分故事衔接有些不自然的问题,但瑕不掩瑜,它作为新时代语境中的青年故事,其人物的精神力量历久弥新,而新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想象与可能性。该剧总制片人魏巍说:“希望这部剧在更广阔的时代视野下,让父辈的青春给予当下青年更多启迪和感动。”

“现实摔我一身泥/学着脚踩着大地/每个/此刻是我落子无悔/选择的人生/人间路遥远/有风雨随行/人生路遥远/唯步履不息”,正如主题曲所唱的,新时代的高加林们用自己的选择与经历写下了人生之路的答卷。

(图片 博巍)

关键词: